![]() |
社会化电子商务社交电子商务,social commerce, 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新的衍生模式。它借助社交媒介、网络媒介的传播途径,通过社交互动、用户自生内容等手段来辅助商品的购买和销售行为。在Web2.0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和行为是由终端用户来产生和主导的,比如博客、微博。
|
---|
- 行业:B2B综合电子商务网站
-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古翠路80号浙江科技产业大厦11楼
- 电话:0571-56021280
- 传真:0571-88914025
- 联系人:张聪聪
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差异化观察
因为玩微博,让雪梨儿对社会化媒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事了这个行业。接触的第一个微博平台就是新浪微博了,从刚开始的“不知该说什么”到如今的“话痨”,我已渐渐的爱上了这个新媒体,种种迹象表明我就是传说中的“微博控”了。
如今的微博平台多了起来,腾讯微博、盛大糖果等,都去注册并体验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落户了新浪微博。最近听说腾讯微博一直在不断的完善中,做的越来越好了,二是忍不住再去体验一下,可结果并不如朋友所说的那样,有的只是各种不习惯、各种抱怨。我承认我被新浪微博培养了,呵呵。但是朋友的话提醒了我,作为一个从业人员,不应该对某一平台或某一产品产生依赖、更不应该有偏见,而是应该客观的去体验、去观察利弊。于是有了下面的这些文字。观察的还比较浅,更多的停留在了微博产品的功能与规则的设计层面,媒体性质方面的区别观察还比较少,希望大家可以给予更多的意见建议。但雪梨儿认为,只有将一个产品的规则分析透彻了解清楚,才能将其更好的运用到营销活动中去。
账号与姓名
T 腾讯微博每个人的登陆账号是唯一的,账号显示在姓名的后面,如果想要@某人,要@他的账号而非姓名。
S 新浪微博的登陆账号只作为登陆使用。微博姓名是唯一的,@的是微博姓名。 关于这一差异,雪梨儿认为我们每天对话交流的是一个人或品牌,如果我们想要主动的不其对话,想@对方,想到的是他的名字而非一个生硬的账号,主动@某人已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如果在操作的过程中还要去打开其页面去看账号,我想会非常的不方便。
内容发布
T 腾讯微博目前只支持文字发布、图片发布、话题建立。
S 新浪微博的内容发布除了文字、图片、话题外,还可以是表情、规频和音乐。
显然,新浪微博在内容发布方面的形式要比腾讯微博更丰富。而很多用户也习惯了用表情去表达自己的心情、丰富自己的内容。还有在微博上看规频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体验,非常的方便。从传播的角度来讲,许多品牌会利用病毒规频来进行推广。这一点上,新浪微博就比腾讯微博多了一条传播途径。
还想说的一点是,腾讯微博的上传图片功能,需要累计发微博15天或花1毛钱通过短信才能开通,从产品设计角度雪梨儿不太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新的平台初期,想要留住用户是很难的,再加上之前已经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竞争对手,如果在产品的使用上设门槛,也需会更不利于增加用户粘度。
粉丝(听众)分组功能
T 腾讯微博没有对关注的人的分组功能,但可以将关注的人设为特别收听。
S 新浪微博可以将关注的人详细分组。
腾讯微博这样的分类方式是不是有些笼统呢?只将关注的人分为了两个局级。而新浪微博可以对关注的人进行身份、行业、关系等详细的分组,甚至可以多重的分组,即一个人可以属二两个或多个组。这样在关注的时候就可以依照需求将信息进行过滤筛选。这一点上不得不承认新浪微博的功能非常好。
RT的呈现
T 腾讯微博一条tweet被转发了几次,被谁转发了,对原文有什举样的观点,都是公开呈现的。
S 新浪微博对二一条tweet的转发只显示数字,即被转发了多少次。
腾讯微博是利用转播来组织信息流的,在转播页面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转播人,是否带观点。而新浪微博对于转发人是非公开的,只有发博的人才能看到有谁转发了自己的内容。个人认为对于此的保密是没有太大必要的,而且会将信息流分开。(具体在下面部分详谈)
TAG功能
T 腾讯微博没有tag功能。只能通过对方的姓名或账号来找人。但会推荐QQ里的好友。
S 在新浪微博的个人信息里,会有学校、公司、地域或其他联系方式的填写,新浪会根据这些来向你推荐同学、同事等,身边的或同一地域的好友。而且新浪微博有tag功能,每人可以为自己添加10个个性tag。
在找人这一点上,新浪微博的功能也比腾讯微博的强大许多。我们可以看到新浪微博第一个找人的方式便是通过tag 找到与自己关趣爱好相同的朋友。而腾讯微博目前是没有tag 的。我们知道随着WEB2.0 的应用 tag 才广泛被应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显示和突出搜寻的重点关键词或者词条,以便更好的索引和指导用户浏觅和索引。Tag 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于性大大增强。虽然腾讯微博还没有 tag,但个人相信腾讯是绝不会忽略掉这一重要功能的。
信息流的组织
T 腾讯微博的信息流组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转播,一种是对话。两种形式的信息流都是完全公开的,即不管是转播还是对话还是加观点的转播都做为个人的一条 tweet,可以被任何人看到。
对于一条 tweet,可以有两种转播行为,(加观点不不加观点),所有的转播行为都会呈现在转播列表里,并且都只针对原文。假设 A发布了一条 tweet,B 进行了转播加观点后被 C看到了,如果 C感兴趣的是 B 的评论内容而非 A的原文,那么 C需要跟 B 进行对话。所有的转播行为都只是针对 A发布的原文内容。
对于一条 tweet 或某人发布的某一评论性观点,如果想跟作者持续探讨,则需要用到对话功能。针对某一问题的持续性对话也会呈现在一个对话列表中。但如果一人对同一条信息对话了两次,则会呈现在两个对话列表中。
S 新浪微博信息流的组织方式也有两种。即评论和@我的(提及)。而这两种方式并不是完全公开,评论内容会公开,而信息都被谁转发过就只能由发布人看到。任何人都可以针对原文或针对原文的某一评论而进行回复。新浪的这一规则就有可能会有一些弊端。
关于信息流的组织,雪梨儿更认同腾讯微博的方式。以原文为根,会长成一棵大树。而其中的评论性观点引发的讨论会在令一个列表中显示。而新浪微博则有些混乱,如果是带评论的转发而没有选择做为原文的评论,这一部分观点将会被过滤在信息流之外。
从目前的观察来看,两个平台各有利弊。但不难看出新浪微博较腾讯微博还是有一定的优势,毕竟新浪微博运营的更久,机制也许会健全些。但从腾讯一贯的产品及风格来看,腾讯是一个非常专注、非常注重节奏感的互联网公司,它的强大实力不容讲我们过早的对它的任何产品下结论,也许只是这个阶段它正专注于某一功能的发或完善或创新。我们也能看到腾讯微博还在不断的完善中,并且总是给人些小惊喜。非常期往腾讯微博发力的那一天。。。
以上便是雪梨儿对二腾讯微博与微博一些差异化的观察,一定会有一些的片面或考虑不周,还需要继续的努,同时还希望各位看官给予一些意见和建议,帮助雪梨儿的成长,将不胜感激。
作者:雪梨儿(中海互动)
分享到: |
下一篇:厦门航空—— 招聘=宣传? 上一篇:支付宝转移或动摇雅虎在中国的立足点
- 新浪我一直用不惯,特别是个性域名一旦设置,就无法更改,原先为宣传公司活动就设置了个公司的个性域名,谁知微博关注人多了,想换个个性域名都不行了,只能废掉,郁闷;还有,本来想以自己的名字为微博名,但是偏偏不能重复,这样的话,先注册这个名字的就可以得意洋洋的把自己名字作为微博名,对大多数同名的人太不公平,难道只能弄个带符号的名字?最后就是找人,在腾讯微博上,我想找一个仰慕的人,直接找名字肯定能找到,之后通过腾讯官方的认证标志或者点进微博看资料就能知道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而在新浪上,谁知道自己想找的人到底起的啥名,是不是他自己本人